电动汽车,大概是当下汽车产品中命运最坎坷的一款,在经历了如此成熟的工业化历程之后,千辛万苦造出来的一款车,来自用户的第一个灵魂拷问,不是设计,不是动力,也不是空间,而是……到底能不能用。

归根结底,都是电池的锅。

电池的科普在这里就不多做了,因为它其实在“到底能不能用”这条剧情中,角色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重要,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

首先,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么一个现实:不管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或者是下一步的其他类型新能源车,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款产品是万能的。从功能维度看,这个事实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拥有轿车、SUV、皮卡、MPV以及在这几种大品类下五花八门的细分产品,而我们除了要享受细分产品带来的便利,也必须接受这些年从移动互联网身上学到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则:所有的好产品其实都是场景化的。

电动汽车,毫无疑问便是其中的典型。

如前所述,用户关于电动车的槽点,无非是集中在“里程焦虑”上,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和对产品认知的加深,“里程焦虑”虽然逐渐被细化成为“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矛头却依然指向电池与充电设备两大硬件,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其实并未有实质性的提升。

那么,用户的焦虑,到底因何而起?

如果这种焦虑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能量补充焦虑”的话,你会发现这样的故事在燃油车上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谁还没有过在高速上发现跑不到下一个加油站而心生惶恐提前下去加个油的经历?谁还没有出演过油箱灯亮着跑进加油站发现今天不营业还得继续寻找下一个的桥段?相较于电动车,燃油车的优势并不在于所谓的“续航里程”的长短,一辆油箱加满能够跑800公里的燃油车比一辆续航里程400公里的电动车更为可靠,不是因为里程数值上的胜利,而是因为如下两个原因:基础补能设施(充电站)的完善,以及对于续航里程管理的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