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是今年最常被提及的热词之一。

据了解,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从发展层面看,新基建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壮大新增长点,并形成发展新动能。

而在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中,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补能基础设施,重要性自不待言。今年3月,充电桩建设更是被列入“新基建”的七大重点领域之一。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存在6300万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万亿元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而近期随着不少巨头纷纷进军充电桩领域,一场“围猎”未来的行动全面打响。那么,在这场角逐“钱景”的大战中,充电桩真能铺就黄金大道吗?

1

飞驰的充电桩,亟待拨开迷雾

我们看到,为了让充电桩“飞驰”起来,各地已先后出台多个利好政策。比如,上海提出将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北京发布的“2022新基建”方案提到,到2022年新建不少于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并建设100个左右换电站。江苏更为积极,要在今年投资约3.7亿元加快充电设施建设,预计年内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事实上,充电桩之前的飞驰速度已足够让人惊叹。截至2015年底,国内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仅5.7万台。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已达到121.9万台,增长21倍。在充电桩高速建设的同时,全国车桩比水平也在持续优化,已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2020年1月的3.1:1。